據中國之聲《消息縱橫》報道,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于昨天(8月7日)宣布《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其中要求,按照“后臺實名、前臺志愿”的原則,即時通信工具使用者要通過真實身份信息進行認證注冊。這意味著,我國接近四億的“微信”用戶,以及QQ等其他即時通信工具用戶都將漸漸“實名制”。
一向以來,微信同伙圈雞湯、養生妙招以及代購等垃圾信息充斥其中,讓人不勝其煩,許多未經證明的政治謊言的傳播,更是帶來大量負面影響,監管的缺失,讓其成為謊言的溫床,亂象叢生,許多用戶甚至因此關閉了本身的同伙圈。
8月7日下戰書,據新華社新聞,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以下簡稱網信辦)發布《即時通訊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重要對微信等公眾信息服務平臺發布、轉載的信息內容,進行規范。包括:服務提供者從事公眾信息服務需取得天資;強調珍愛隱私;實名注冊,遵守“七條底線”;服務使用者違規或被封號。
此外,《規定》還重點對時政類消息的發布、轉載進行了限制,明確:
1、消息單位、消息網站開設的公眾賬號可發布、轉載時政類消息;
2、取得互聯網消息信息服務天資的非消息單位開設的公眾賬號可轉載時政類消息;
3、其他公眾賬號未經批準不得發布、轉載時政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