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電子商務“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到2015年,電子商務交易額翻兩番,突破18萬億元。同時,《規劃》還將支持快遞服務與電子商務聯動發展內容納入其中。
《規劃》指出,現代物流業快速發展,對電子商務的支撐能力不斷增強,特別是網絡零售帶動了快遞服務的迅速發展,2010年全國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達23.4億件,業務收入達574.6億元,其中網絡零售帶動的業務量占快遞總量的一半左右。
當前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仍然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經濟轉型升級對電子商務發展提出新需求。在“重點任務”中,《規劃》明確提出,要推動交通運輸、鐵路、郵政、文化、旅游、教育、醫療和金融等行業應用電子商務,促進行業服務方式的轉變。鼓勵郵政、快遞、物流配送企業依托實體網絡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建設適應電子商務發展需要的社會化物流體系,優化物流公共配送中心、中轉分撥場站、社區集散網點等物流設施的規劃布局,積極探索區域性、行業性物流信息平臺的發展模式。鼓勵電子商務企業與相關支撐企業加強合作,促進物流、支付、信用、融資、保險、檢測和認證等服務協同發展。提高物流企業信息化水平,促進物流服務和電子商務集成創新。推動快遞、零擔、城市配送企業依托信息化提高社會化服務水平,增強對網絡零售的支撐能力。引導電子商務企業與物流企業、金融機構加強合作,探索供應鏈金融等服務創新。
《規劃》還要求,加強電子商務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建設。針對網絡促銷、電子合同和代收貨款等問題,加快研究相應的行政規章和法律法規。著力提高電子商務服務的規范性,促進電子商務服務企業切實履行法定義務和責任,完善交易主體身份認定機制,提高電子商務信息發布、信用服務、網上交易、電子支付、物流配送、售后服務、糾紛處理等的規范水平